9种悬念练习(一)
那日朝会上,平时极少在朝会上发言的李道明却一反往日的沉默寡言,表现得异常活跃。(反常设定)
散朝后,房玄龄悄悄跟着李道明来到一家酒馆。
只见李道明与几个外商打扮的人一同进了雅间。
房玄龄正想上前一探究竟,心腹管家这时匆匆来报:“老爷,有您的加急密信。”(欲望未尽)
房玄龄接过信件,看到信封上的私印时心中一震——是魏征写的!(延迟满足)
房玄龄吩咐管家留下继续盯着李道明后才离开。
不远处,一道隐在角落的身影正默默观察着他这边的情况。(身份隐藏)
这个人不是别人,正是被贬出京的魏征!
这边,房玄龄等不到回府,在马车上就拆开了信件。
信中提到,朝中有人故意鼓动圣上征讨高句丽,其心可诛。
若不能在出兵前劝阻圣上收回成命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(倒计时)
(双线交错)此时的酒楼雅间内,李道明会见的是高句丽派遣的间谍。
他一脸堆笑,向对方汇报圣上已经被说动,出兵只是早晚问题。
只要大唐远征失败,不仅能重创大唐的军事实力,李世民的威望也会因此动摇甚至可能引发内乱。
这便是高句丽人的目的。(信息差)
马车内的房玄龄看着魏征的信后,猛然想起自己做过的一个梦。
梦里,年轻时的自己和魏征在讨论如果有一天,太宗执意要征讨高句丽应该如何。
魏征说:“哪怕是粉身碎骨,也不能眼看着大唐重蹈隋朝的覆辙。”
当时他只以为一个普通的梦境,现在看来更像是某种预兆。(象征暗示)
(假真相)想起李道明在朝会上的异常表现,房玄龄越发觉得魏征信中所指鼓动圣上之人,极有可能就是李道明。
可细想下来,先是设法激怒太宗,让他贬走魏征这个最大的阻碍。
然后再趁机鼓动征战,让太宗做出错误的决定。
这一切背后一定有人在刻意安排。
此人不仅深谙太宗的性格特点,更对朝中的政治格局了如指掌。
这样的人,绝不是李道明这种小角色能够胜任的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