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
写干货的我向来简单粗暴,不讲究文笔,把实用的经验抛给大家便可以了。如果在这片文章中出现语言问题,出现错别字问题,大家勿怪我。因为我写完之后便不会去检查而导致的。大家能够明白我所要讲的意思就可以了。


1、读书,是读你所不知道的东西。

应该怎样读书——这是我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。我觉得读书应该根据所读的书目和读书的目的来确定如何读书。

假如,你所读的是一部普通的网络小说,你读书的目的也只是打发无聊的时间,那便不需要在乎读书的速度以及方式,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来。但事实上,问如何读书的人都不是这一类人。

如果你读的是一些死知识,比如文学史,比如中国历史、比如抗战文学史等等,你可以看看目录,看看哪些知识你已经知道,哪些知识你还不知道,你需要再次重温的。不需要学习的,便可以跳过不读,这会给你省下很多的时间。

如果你读的是一部文学作品,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它,那你必须、至少阅读三遍。第一遍欣赏它,第二遍学习它的技巧、第三遍捕捉你没有注意到的东西。
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这样去学习,有的作品卖得很火,很畅销,但是你读一遍足矣。就像郭敬明、张皓宸(希望他们的粉丝不要喷我)这类作家的作品。读这类作品,如果你是带着学习的目的去阅读,那你读三分之一足矣,读了万分之一,你猜猜故事的结局,人物的结局、人物的命运,猜完,你再去阅读最后一章,看是不是都符合等你设想。

如果一切都想你所预料的那样,那这本书便没有再读下去的必要了!若不一样,再去细看其中的缘由,学习一下作者是如何处理的。其实,我觉得,读书就是读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。

2、什么样的书最值得你去阅读?

在写作教学当众,学员问我要得最多的是书单。要书单的人设置比要课件的人还多。

但是我向来不轻易的给学员开书单,这里面有两个缘由:

1、     读书是私人的事情,两个人的阅读习惯各不相同,所想要研究学习的知识更也各不相同。我不了解他想要学习的东西,那我自然不能轻易的给他开单。学员信任,你来问你要书单,而你却开了他从不需要的书单给他,那便是害了他!举个不太恰当、并有点儿夸张的列子,你给一个物理研究的学生开一堆地理书籍,结果会怎么样可想而知。

2、     尽管,我知道我们都是要学习写作的人,但是两个人写作的类型不一样,喜欢的作品不一样,那所读的作品也就不一样,今后要写作的很多东西也不一样。假如,学员一直想要写警匪类型的小说,而你一直都是些魔幻的,你根本没有阅读过警匪小说,那你怎么给人家开书单?难道百度一下给他查,然后列个他?也许这么做学员会很感激你,认为你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。但事实上,你已经做了一件坏事儿。

对于书单,如果人家要学习的并不是你所涉猎的领域,那你最好保持谨慎。不要轻易给开书单,也不要轻易推荐阅读。你可以教个给他们去查找适合自己图书的方式(最近有几个跟我学习小说写作的人,有的研究魔幻,有的研究警匪、有的研究童话,我都只是交给他们方法,并开书单),并且交给他们方式,效果肯定远远大于你直接给他们开一堆书单。

但学员在网上或者其他地方得到一大堆的书之后,怎么样判断那一本书是你需要反复多次阅读学习的书呢?很简单,其实你不用刻意的去看人家的评论,不用去看评论家们的看法(说句得罪人的话,现在收了别人的钱给烂小说写评论的堕落评论家很多。),好的作品,读了一遍之后,你会不自觉的去思考、咀嚼,会让你荡气回肠。当然,让你反复思考,反复咀嚼的作品不一定是别人口中的名著,也不一定是风靡全球的畅销书,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适合阅读的作品。

  3、  作家该如何去学习别人的作品?

我认为学习别人的作品要在两个方面,第一个常见的新手作家要学的是:形。第二个,则是:意。

对于一部作品来说,形就是作品的骨架,人物、情节、结构等等。意则是故事的灵魂,思想的内涵。

我们先说形。假如你有读过某一个作家的作品全集、比如金庸全集、古龙全集、莫言全集、琼瑶全集、亦舒全集,你就会发现,他们这些大牛的作家一辈子只写一种类型,并把这种类型发挥得淋漓尽致。并且,这些作品的人物结构、故事节奏、都是大同小异的,甚至他们的环境描写、心理描写都是用的同一套模板。他们的所有的故事都在同一套模板套间不同的故事而已。那么你发现这些东西以后,你是不是就可以去学习人家的故事结构了呢?

最近我在带两名同学一起研究魔幻小说和超人体童话小说。我们一起读了纳尼亚传奇(因为这是他们两个涉猎的作品,为了给他们文本分析,我也去阅读了这一套书),我们就发现了虽然每一部作品的故事都不一样,但是故事结构人人物结构却都是一样的。

比如,毫无另外,这几部作品的人物结构为:好人、坏人、中间人。好人好的很彻底、坏人则坏的很彻底,不像中国现在流行的很多仙侠小说一样有时好时坏的人。并且好人中肯定有一个要起到介绍故事背景的作用,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向导人物,读者和故事里面的人物要通过他来了解故事的背景。在故事的方面,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毫无例外的,在开头三千字之内,主人公们会来到一个新的世界,然后遇到向导人物。向导人物告诉主人公们,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,接下来该着怎办,如果失败会怎么样。然后,主人公们在向导人物的带领下,打败恶魔,故事结束。这就是那几部作品的结构。

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人家的故事骨架?你想想,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畅销,能够漂洋过海被翻译成中文出版,肯定可以真名它的这个故事结构是成功的,那你既然知道人家的这个结构式成功,为什么不学习呢?

至于意,学习起来可能要有些难。并且每个因为悟性和关注点的不同而学到的东西也可能不同。比如说,不同的人去读鲁迅,肯定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(当然,你肯定是要忘记高中老师给你注入的东西)。鲁迅和思想和你的思想发生碰撞,然后得到新的东西,那就是你学习到的东西。

当然,我对于写作。我经常跟学员们讲,尽管写作最终是回归到做人和思想上去,但是我们能做的,就是把故事讲好,至于思想内涵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。因为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升,它跟我们人生的阅读,接触的任何事都有关,但这些东西我们都很难去改变。

可是话说话来,一部作品,只要你把故事讲好了,它都不会太差。当然仅仅故事,不可能成为名著,但谁敢说,他在写一部作品之前就能够断定不能成为名著呢?


标签: none

添加新评论